两桌热气腾腾的荣昌特色菜前,区委书记高洪波掏出手机扫码付款,一句“今天这两桌我来请”,让餐馆里的空气瞬间活跃起来。
“我们要带头消费、带动消费、带领消费。”半年前,重庆市荣昌区经济工作会议上,区委书记高洪波这句掷地有声的号召引发热议。他要求干部们春节前“买一套新衣服,给家属也买一套,给小孩也买一套”,周末带着家人出去吃饭。
这位书记还算了一笔民生账:荣昌人均餐费60-100元,1万人消费一周就是100万,这些钱将流入个体工商户和小老板们的口袋。
半年后的夏夜,高洪波走进当地餐馆践行自己的倡议。自掏腰包1100元,邀请乡村教师、养猪劳模、创业者等12人共进晚餐。
重庆荣昌区委书记高洪波带头下馆子消费的行为,与当前全国严查公务员违规吃喝的政策看似矛盾,实则是在合规框架内对政策精神的创新实践。这一事件的核心在于区分“违规吃喝”与“合规消费”的边界,其背后涉及纪律红线、经济提振和干群关系三重逻辑。
部分地方为避嫌,出现“禁止所有公务聚餐”的层层加码倾向,导致干部连正常亲友聚餐也不敢参与。高洪波以透明操作(主动公开菜单、付款凭证)破除疑云,为合规消费“亮绿灯”,避免治理机械化。
展开剩余77%书记的餐桌经济学:一顿饭的民生考量
今年1月6日,荣昌区经济工作会议上,高洪波首次提出干部要“带头消费”的理念。他不仅号召干部消费,还同步动员企业“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,春节给员工多发点工资、奖金”。
这种既促消费又增收入的 “双轮驱动”思路,试图破解消费不振的深层症结。
“荣昌的人均消费60-100元,如果我们有1万人消费,一个礼拜就是100万。”高洪波在会议现场给干部们算了一笔民生账。这笔钱不是冰冷的统计数据,而是个体工商户和小老板们的生计来源。
半年后的6月29日,高洪波现身荣昌一家餐馆,将理念付诸实践。他自费1100元设宴两桌,邀请12位来自不同行业的代表。菜单上的青椒鱼、红烧土鳝鱼、芋儿鸡等特色菜,均选用本地食材。
“要体现荣昌味道,让客人吃出家乡感。”点餐时高洪波特意向店家强调。
为避免“公款吃喝”嫌疑,他主动晒出付款凭证:预付2000元现金,餐后店家退还900元,最终消费1100元,人均91.6元,完全符合当地居民消费水平。
餐桌上的调研会:政策落地新场景
这场精心安排的聚餐,实则是一次别开生面的经济调研。高洪波邀请的12位客人覆盖农业、制造业、服务业三大产业,包括乡村教师、养猪全国劳模、市人大代表、90后创业者。
席间,他一边为养猪户夹菜一边询问:“今年生猪出栏量如何?饲料成本涨了吗?”转头又向创业者建议:“你的电商直播可以结合荣昌夏布非遗元素。”
餐桌变成了政策落地的第一现场。这种边吃边聊的互动模式,打破了会议室正襟危坐的调研传统,在轻松氛围中获取一手经济信息。全国人大代表、养猪户刘永好感慨:“高书记能和我们坐一桌吃饭,说明他真把老百姓的事放在心上。”
高洪波在聚餐时坦言:“干部带头消费不是作秀,是要让老百姓看到,政府和大家站在一起。”这种“润物细无声”的治理哲学,与中央“形成强大国内市场”的战略部署高度契合。
示范效应:烟火气中的经济回暖
这顿1100元的“示范餐”产生了远超预期的涟漪效应。聚餐次日,荣昌某火锅店推出 “区委书记同款套餐”,单日销量突破200份。高洪波在夜市扫码购买10串黄凉粉的视频在网络热传,带动周边摊位客流量增长40%。
更实质性的变化体现在统计数据上。荣昌区将消费提振纳入年度考核指标:要求机关单位工会经费50%用于职工文化消费,鼓励企业发放消费券。政策实施半年来,全区餐饮业营业额增长12%,夜间经济活跃度提升30%。
算好民生账:带头消费的治理智慧
高洪波推动消费的方式充满 “算小账”的务实作风。他曾向干部们解释:荣昌有1.2万名机关事业单位人员,若每人每月增加200元消费,全年可带动2880万元市场增量。
“这种将宏观数据拆解为生活场景的治理思维,正是基层经济振兴的关键。”
这种治理创新源于对基层经济的深刻认知。2025年1-5月,荣昌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8.3%,但餐饮业增速仅5.1%,低于全区平均水平。高洪波在走访中发现,许多餐饮店因客流量不足,连员工工资都难以保障。
“高书记算的不是政治账,而是实实在在的民生账。”一位当地观察人士如是评价。在治理违规吃喝的背景下,高洪波用透明消费凭证回应公众质疑,以个人支付、人均91.6元的实际行动,破除“公款吃喝”疑云。
夜市烧烤摊前,高洪波扫码支付购买10串黄凉粉的身影被市民拍下,在网络热传。第二天,荣昌某火锅店挂出“区委书记同款套餐”招牌,单日销量突破200份;周边摊位客流量猛增40%。
“政府要做的,不是直接发钱,而是创造消费场景、增强消费信心。”高洪波在夜市烟火气中如是说。
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,政策实施半年来荣昌餐饮业营业额增长12%,夜间经济活跃度提升30%。有网友在社交平台留言:这样的干部多几个,经济何愁不火?
高书记此举为基层治理提供新思路:反腐败不等于反消费,合规的“人间烟火气”恰是经济与公信力双赢的纽带。正如荣昌夜市灯火中的扫码身影所示——当干部敢于走进群众生活场景,经济振兴的密码便藏在百姓的餐桌之间。
发布于:山东省